一则“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”的报道一再引发舆论浪潮

一则“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”的报道一再引发舆论浪潮。最初网友一边倒指责大妈碰瓷讹诈,但随着事实逐步呈现,事态发生了出乎意料的逆转,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,并用中文辱骂被撞者。顿时,舆论又转向对撞人者的跟风谴责。也公开道歉,称“让你们的善良和同情被愚弄,我真的错了”。

 

小摔倒何以引起大响动?舆论又何以发生如此戏剧性的翻转?人们的善良和同情为何会被愚弄?不久前四川三个小孩扶起老太却被诬撞人,老太不服警方裁定的事件余波未了。如今,“老外遭讹”的报道又使“跌倒扶不扶”再次成为纠结而敏感的话题。维护正义的道德良知,让人们对少数碰瓷、诬陷者有着本能的反感。媒体通过报道及时批评监督,引导社会抵制不良风气,达到惩恶扬善的做法是必要的,也是值得肯定的,但媒体引导受众作出评价更应以尊重事实、还原真相为前提。

 

事发后,据记者进一步调查,众多网友和媒体之所以中招,是因一家图片发布平台误导所致,而部分官方微博也不加证实地将报道随意转发,扩大了谣言的传播效果。事件的发展已告一段落,但“洋小伙撞大妈”引发的舆论浪潮却仍需我们冷静反思。网络发展使信息传播与扩散变得异常容易,什么能吸引眼球,什么能引发强烈反响,往往易成为媒体攀附的“焦点”。在“耳听未必为虚,眼见未必为实”的新媒体时代,媒体更有责任增强自律,坚守职业道德,尊重新闻事实,将真相传递给受众。

 

一事当前,先问真假,再断是非。真相未明之前,媒体不应预设结果,更不能凭一家之言匆匆论断,引导公众理性思考远比急于站队更为重要。通过杜撰与虚构迎合公众道德评价与情绪,或对信息源不加核实地以讹传讹,不仅有违职业道德,也损害了善良人性,增加了社会道德风险和成本。

上一篇:增设调解中的执行程序有利于减少当事人的诉累促进矛盾化解
下一篇:传统观念等的冲突以破解真相为线索展现了悲剧面前真挚的父爱

网友回应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